这名汉人虽然惊恐,但在皇太极的威严面前,他还是结结巴巴地报告了大同、宣府两个边镇总兵的军队都驻扎在顺义县城的消息。皇太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即派遣阿巴泰和岳托,率领二旗女真军和蒙古仆从军前往攻击该地区,兵力达到六万五千兵力。
在顺义,明朝的满桂和侯世禄率领的军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满桂身披重甲,手持偃月刀,他的眼坚毅,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女真军,他毫不畏惧,大声呼喊着鼓舞士兵的士气。侯世禄同样勇猛,他挥舞着战刀,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线。
战斗打响了,满桂和侯世禄率领的明军与女真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士兵都在为生存而战,为荣耀而战。满桂和侯世禄身先士卒,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醒目,他们的勇猛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在女真军的猛烈攻势下,满桂和侯世禄所率领的明军虽然英勇无畏,但兵力上的悬殊使得战局逐渐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女真士兵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不断冲击着明军的防线,每一次撞击都让明军的阵脚更为松动。
战场上,满桂挥舞着手中的偃月刀,每一次挥动都带着破空之声,斩落敌军的兵器和盾牌。他的战马在战场上穿梭,马蹄下尘土飞扬,但他的眼坚定,不断鼓舞着周围的士兵。侯世禄则如同一尊铁塔,立于战场之中,左臂的伤痛似乎并未影响到他的战斗力,每一次挥刀都充满了力量。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明军的伤亡逐渐增加,女真军的包围圈也在逐渐缩小。满桂和侯世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他们知道,若再不撤退,恐怕整支军队都将被围歼于此。
";撤退!";满桂高声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和悲壮。侯世禄也高举战刀,响应着满桂的命令,";兄弟们,随我撤!";
明军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有序后撤,尽管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愤怒,但他们知道,只有活着离开,才能有朝一日再回来复仇。满桂和侯世禄断后,确保士兵们能够安全撤离。他们的战马在战场上来回奔驰,为撤退的士兵争取宝贵的时间。
女真军见明军撤退,立即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追击。但满桂和侯世禄并未放弃抵抗,他们在撤退的同时,不断组织反击,用箭雨和火炮阻挡追兵的步伐。明军虽然撤退,但并未溃散,他们在将领的带领下,逐渐撤出了顺义,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战场和无数女真军的尸体。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满桂和侯世禄带领着残部终于撤到了安全地带。他们虽然战败,但并未失去士气,反而在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他们相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保卫大明,保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这次撤退,只是暂时的,他们必将重整旗鼓,再次与女真军决一死战。
满桂和侯世禄的军队,被迫撤退到北京。侯世禄带着重伤,忍受着剧痛,但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在十八日,他终于回到了北京,虽然战败,但他的英勇和坚韧,赢得了崇祯帝和百姓们的尊敬和敬仰。
这场战斗,虽然明军战败,但满桂和侯世禄的英勇表现,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由于明军撤退得既远又快,女真军队虽然乘胜追击,但斩杀的明军并不算太多。然而,战后结算,女真军依然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一千多匹马和一百多只骆驼。这些战利品不仅补充了女真军队的物资,也进一步提振了士兵们的士气。
顺义县城的知县,在女真军队的威压下,率领当地群众投降了皇太极。他们站在城门口,面色苍白,眼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皇太极坐在战马上,审视着投降的知县和群众,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这场战斗不仅削弱了明军的力量,也扩大了女真军队的领土和影响力。
然而,在撤退的途中,侯世禄的宣府镇军队却出现了崩溃。士兵们失去了组织和纪律,开始四散逃命。他们在恐慌和混乱中,一路劫掠民间的村庄,抢夺粮食和财物,以求生存。
乡民们惊恐地看着这些溃兵,他们纷纷逃到山林中躲避。乡民们在笼统地传报:“援兵在抢劫剽掠!”然而,在口口相传中,有人错误地将“援”误解成“袁”,于是传言变成了:“抢劫剽掠都是袁崇焕的军队!”这个错误的传言在民间迅速传播,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和混乱。
溃兵们不顾一切地劫掠,一直劫掠到北京城郊。如果没有顺义这场战斗拖延了皇太极的步伐,后果将不堪设想。北京城的守军和百姓,都在紧张地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准备迎接可能的攻击。
这场战斗,虽然女真军队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了明军内部的问题和矛盾。皇太极在战后,必须面对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知县和群众,如何稳定新占领的地区,以及如何应对明军可能的反击。而明军则需要反思和整顿,找出失败的原因,重建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整个战局,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皇太极和袁崇焕,两位棋手,正在这盘棋局上斗智斗勇,争夺着最后的胜利。而这场战斗,只是这场棋局中的一个环节。
还在十一月,初五日。
北京,寒风凛冽,紫禁城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庄严而秘。这座古老的皇宫,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如今依旧巍然耸立,诉说着大明的辉煌与沧桑。
平台,这个曾经是皇帝召见王公大臣、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如今再次成为了朝政活动的焦点。云台门隔开了外朝与内廷,云台东西两门向后延伸,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更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重要分量。
孙承宗,这位历经风霜的老臣,站在平台上,等待着皇帝的召见。他的身影在冬日的阳光下拉得老长,岁月虽然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透露出坚定与睿智。
崇祯帝从乾清宫南下平台,步履匆匆,没有让孙承宗等候太久。这与往常让臣子多等候的规矩不同,显示出崇祯帝对孙承宗这位老臣的尊重与重视。
";皇上,老臣又见着大明的皇上,皇上是一位青年有为的皇上啊。";孙承宗跪伏于地,声音中带着激动与感慨。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崇祯帝的敬仰与期待,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崇祯帝看着跪在面前的孙承宗,语气温和而恭敬,";快快请起,您贵为先帝恩师,又曾做过辽东督师,现该唤你什么?";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承宗的敬意,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胸襟与气度。
孙承宗慢慢从地上站起来,他的动作虽然有些缓慢,但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稳健有力。他看着面前年轻的皇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崇祯帝的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以及简朴的穿着,都让孙承宗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皇上贵为天子,什么人在皇帝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请皇上直呼老臣本名。";孙承宗严肃地说,他的态度中透露出对皇权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谦逊与忠诚。
这一刻,平台上的气氛显得庄重而和谐。崇祯帝与孙承宗的对话,不仅是君臣之间的交流,更是两代人对大明未来的期望与承诺。
紫禁城的平台之上,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崇祯帝和孙承宗的身上。这里,曾是大明朝政的中心之一,如今再次成为了君臣商讨国是的场所。
崇祯帝目光如炬,凝视着面前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孙承宗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历经沙场的眼睛依旧锐利,透露出不屈的意志。
";当年你被奸臣魏忠贤陷害辞官,现在魏忠贤早已被朕除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复你原职兼任兵部尚书,去驻守京师以东唯一的屏障通州。";崇祯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孙承宗的信任和期望。
孙承宗听到此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再次跪伏接旨,";老臣,领旨,势必精忠报国,万死不辞。";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意。
崇祯帝见孙承宗一再下跪,心中有些不忍,连忙请他起来就坐说话。乾清宫的宫女们迅速端来凳子,置放在孙承宗身后。孙承宗等到崇祯帝落坐后,也缓缓坐下,两人的对话在平台上继续。
";如今关外贼军已经攻破遵化,或要打到北京城,孙承宗你如何看法?";崇祯帝问道,他的眼中透露出对当前形势的关切。
孙承宗沉思片刻,然后娓娓道来,";皇上,容老臣慢慢谈起,那还是在天启六年,高第上任后,将关外两百里守兵全部撤回退守山海关。幸亏袁崇焕发现此命令的严重弊端,不撤兵,率领祖大寿和满桂死守宁远城,最后就取得了宁远大捷。";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袁崇焕的赞赏和对往昔战事的回忆。
崇祯帝点头,";宁远大捷,朕知道这个事情,当初袁崇焕也全靠着你原来在辽东已经做好的军事准备,才得以击溃关外贼军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孙承宗过往功绩的认可。
孙承宗继续说道,";高第,当时以宁远被围,关门兵只有五万来弹劾我,我就和户部报告说,高第到山海关时一共领了十一万七千人的军饷,现只要给五万人的军饷就可以了。接着高第被朝廷以妄言被治罪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慨。
孙承宗的表情变得坚定,";当年我苦心经营辽东,很多人不理解,多的老臣也不想说了,老臣只说一句话,大明国土不管是关外还是关内,一寸都不能丢,每一寸国土都要好好的经营。而不是按当时和现下有些人说的那样,把关外的兵全部撤回到关内,这样能更好的防守,这样不是等于放弃关外广大的土地和百姓死活不顾吗?老臣誓死不从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和对民族责任的担当。
崇祯帝听着孙承宗的话,心中对他的敬意更甚,";孙承宗,慢慢说,朕今日就是想要听你说话。";他的声音温和,眼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这一刻,平台上的气氛庄重而温馨。君臣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紫禁城的钟声在寒风中回荡,仿佛在为这一刻的历史见证。
平台之上,孙承宗的话语铿锵有力,他以丰富的经验和深沉的智慧,向崇祯帝阐述着边防的重要性。
“如果真把明军全部撤回到山海关内,那样只会让关外的女真人更强大,既然女真人强大了,在关内防守起来不但更不容易,反而更受威胁。”孙承宗的声音在平台上回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战略布局的深刻理解。
他继续说道:“因为关外有城防备他们,他们要一座座的攻打,每一座城市和碉堡可以消耗他们,如果明军全部撤回了山海关内,贼军不但白获得大量的关外疆土城池可以用来经营,还只用攻打一个山海关就可以入关了,到底是哪一种方法更划算更成功呢?”孙承宗的分析逻辑严谨,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对战争局势的精准判断之上。
“臣督师辽东四年,前后修复了九座城,四十五座堡垒,开疆扩土四百余里,屯田五千余顷,年收入十五万余两,为朝廷节省了开资,如果全部撤回关内,这些事物又去那里寻找和筹集,难道要挤压关内的百姓吗?”孙承宗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财政和百姓生活的关心。
崇祯帝聆听着孙承宗的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认同,“当然是保持女真人离京师越远越好呀,哪有弃关外回守关内的道理,孙承宗你当时做的没有错,也是今日朕再次召见复用你的用意。”
孙承宗接着分析当前形势,“如今贼军远从蒙古来攻破了关隘,再攻下遵化,只因为皇上把蓟辽军权划分为关外和关内,关外的袁崇焕想要管而无权,管理关内的刘策有权无能,疏忽职守所至。”
崇祯帝的面色凝重,他沉声道:“朕也没有想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皇太极竟然选择在这个时间和地方突破,是朕的过失,如今该如何是好?”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责和焦虑。
孙承宗立刻安慰道:“皇上,莫急,如今北京以东四十里就是通州,再过去一百里就是蓟州,袁崇焕赶不及在遵化拦截皇太极,一定会在蓟州拦截住皇太极。皇上再抽调各地的明军进入京畿勤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袁崇焕的信任和对当前战局的冷静应对。
平台上的气氛紧张而严肃,君臣二人的对话,不仅是对过去决策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战事的筹谋。孙承宗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为崇祯帝指明了应对之策,也为大明的安危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崇祯帝与孙承宗的对话,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每一个决策都显得尤为重要。
";朕已经在月初宣召天下明军前来勤王,各地明军都有动员,但是需要时间。现在离北京最近的兵力都已经靠拢过来,准备守护北京和京畿,抗击女真人。如果女真人兵临城下,该如何是好?";崇祯帝的眉头紧锁,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孙承宗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假如到了那一天,一定不能让守城的士兵忍饥受寒,准备好一切军备,皇上要亲自去犒劳明军兵士们,抓牢大明的人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的深切关怀。
崇祯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孙承宗你说的太好了,通州你就不去了,就留在北京替朕总督内外军务,运筹帷幄,朕需要你这样精忠报国的人在身边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承宗的信任和依赖。
";老臣,遵旨。";孙承宗庄严地回答,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崇祯帝在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中,缓缓离开了平台,返回了乾清宫。孙承宗一直跪伏在地上,为皇帝送驾。直到听不见任何声响之后,他才缓缓站起身子,重重地呼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肩膀上又扛上了大明死生存亡的重担。
孙承宗见过崇祯帝后,没有丝毫懈怠,立即召见了首辅韩爌,让他带兵去修筑关防。孙承宗自己亲自到北京各处巡防了几遍,六十六岁的他依然精力充沛,记牢了巨量的信息。回到自己的衙门后,孙承宗稍作歇息,准备继续为国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孙承宗的身上,崇祯帝看到了一位老臣对大明深沉的爱和对职责的坚守。
第二天的晨光初现,孙承宗便早早地从床榻上起来,他的心中装着大明的安危,没有丝毫的懈怠。他知道,作为总督内外军务的重臣,他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走向。
孙承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见首辅韩爌。在朝霞的映照下,孙承宗坐在书案之后,面容严肃,等待着韩爌的到来。当韩爌匆匆走进屋内,孙承宗便直截了当地询问起修筑关防的进展以及钱粮兵马的情况。韩爌作为首辅,深知崇祯帝的旨意重大,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详细地向孙承宗汇报了当前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听完韩爌的汇报,孙承宗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有半点的放松。他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指令,要求韩爌加快进度,确保关防的修筑能够及时完成,同时也要保证兵马粮草的供应。
中午时分,孙承宗没有休息,而是再次亲自前往全城各处巡防。他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之上,出现在军营之中,出现在百姓的眼前。他的眼锐利,检查着每一个可能存在疏忽的地方,确保没有任何的漏洞可以被敌人利用。
孙承宗的心中始终铭记着长城被攻破的教训,他知道那是由于明军的疏忽大意和不尽职守所导致的。他不想让赵率教的悲剧再次发生,更不想让大明的江山社稷受到威胁。
夜幕降临,孙承宗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他的身体虽然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在睡下之前,他交代下人们,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否则不要打扰他的休息。他知道,只有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
下人们恭敬地听取了孙承宗的吩咐,他们知道孙承宗肩上的重担,也理解他需要休息的重要性。整个府邸很快便陷入了宁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孙承宗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但他强迫自己放松下来,逐渐进入了梦乡。
深夜的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唯有紫禁城内依旧灯火通明。孙承宗在府邸中刚刚进入梦乡,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大明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孙承宗被下人的呼唤惊醒。他迅速从床上坐起,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门外,一名宦官手持崇祯帝的圣旨,色急迫地等待着孙承宗的接见。
孙承宗快步走到大厅,接过圣旨,烛光下,他看清了旨意——立即去守备通州。他的心中一沉,知道崇祯帝的担忧和急迫。女真人的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而通州是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
孙承宗没有犹豫,立即下令下人打点行装。他的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每一件物品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确保在通州能够迅速投入工作。他的心中虽然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大明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
在府邸的庭院中,二十七名骑兵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的眼坚定,身披战甲,手持兵器,准备随孙承宗一同前往通州。宦官看着这支小小的队伍,不解地问孙承宗,为何只带这么少的人马。
孙承宗的回答坚定而有力:“一兵一卒都不能多带,都要留下来保卫皇上,保卫大明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大明的忠诚和对局势的深刻理解。他知道,北京城的安危同样重要,不能因为通州的守备而削弱了京城的防御。
宦官听后,对孙承宗的胸襟和气度感到极度佩服。他看到了这位老臣对大明的深沉爱意,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刻洞察。在这一刻,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孙承宗的忠诚和担当。
孙承宗翻身上马,带领着二十七名骑兵,穿过东便门,直奔通州而去。马蹄声在夜空中回荡,如同战鼓擂动,激励着他们前进。虽然队伍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勇气和决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前往通州的路上,孙承宗的心中充满了思考。他知道,通州的守备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对大明忠诚和责任的考验。
十一月十日的寒风凛冽,孙承宗马不停蹄地赶至通州,他的心中装着大明的安危,没有片刻的停歇。抵达通州后,孙承宗立即行动起来,召见了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这些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共同商议如何固守通州这一关键之地。
在通州的官署内,灯火通明,孙承宗与众官员围坐在一起,桌上铺开了地图,他们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移动,讨论着每一个可能的防御点和战略部署。孙承宗虽然年岁已高,但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指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马世龙,这位曾受孙承宗提拔的猛将,也重新聚集到了孙承宗的麾下。袁崇焕和马世龙,都是在孙承宗的慧眼下得到重用,他们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崇祯二年,孙承宗已是六十六岁,袁崇焕只有四十五岁,马世龙才三十五岁,这三位将领的年龄层次分明,但都拥有着共同的目标——保卫大明。
孙承宗深知,如果崇祯帝能够知人善用,那么大明的中兴就不愁没有将才。他相信,只要有合适的将领,大明就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新生。
然而,孙承宗现在也难以完全摸透皇太极的真正目的。他思考着,如果皇太极的目标是蓟州,那么袁崇焕已于十日到达那里,做好了防御准备。孙承宗心中暗忖,如果后金兵真的选择死攻蓟州,那么在他们攻下城池之前,明朝的十几万援军就会抵达,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孙承宗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充满了决心。他知道,无论皇太极的目的是什么,他都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确保通州的防御固若金汤。他的眼中透露出坚毅的光芒,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大明,至死不渝。
在通州的城墙上,士兵们在孙承宗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加固着防御工事。他们搬运着石块,加固着城墙,检查着每一处可能的漏洞。在孙承宗的带领下,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夜幕降临,通州城内的灯火渐渐亮起,照亮了城墙上的士兵们。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孙承宗在通州的日子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他的思绪如同紧绷的弦,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机。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独自一人沉思,考虑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如果皇太极趁明军现在守备真空的时机,在袁崇焕不察觉的情况下,绕道进攻北京呢?"; 这个念头在孙承宗的脑海中反复出现,让他无法安睡。他深知,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通州将成为北京最后的屏障,他必须坚守到底,哪怕是一兵一卒,也要尽忠报国、在所不惜。
在提心吊胆中,时间一天天过去,而女真军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孙承宗在通州坐立不安,心中的焦虑与日俱增。每当他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心中总会涌起各种不祥的预感:";难道是皇太极攻陷了蓟州了吗?难道袁崇焕输了吗?";
这样的想法如同阴影一般,笼罩在孙承宗的心头,直到十一月十四日,情况终于有了转变。这一天,孙承宗终于接到了袁崇焕的飞鸽传书,得知女真军已经在四天前潜行绕道蓟州。
孙承宗急忙打开字条,飞鸽传书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击打在他的心上。";这下非同小可。"; 他心中暗自思忖,随即立刻行动起来。
他一方面立刻要求袁崇焕带兵回援通州,并上疏朝廷,请求更多的支援;另一方面,他马上召见了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告诉他们后金兵的动向,要求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加强城防,以防不测。
在孙承宗的召集下,通州城内的官员和将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表情严肃,动作迅速,每一个人都知道形势的严峻。城墙上,士兵们加紧巡逻,检查每一个角落;城门口,守卫们严格盘查,确保没有任何可疑之人能够混入城内。
孙承宗亲自登上城墙,巡视每一个关键的防御点。他的目光锐利,审视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疏忽。他的身影在城墙上显得格外坚定,给所有士兵和百姓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在孙承宗的带领下,通州城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防御准备中。
河西务。
这个战火纷飞中的宁静之地,却因袁崇焕的军事洞察而变得紧张起来。袁崇焕,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通过情报探知皇太极并未攻打通州,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这让他深信不疑,皇太极的目标已经转向了西北方向的顺义,乃至顺义南面的北京城。
在袁崇焕的军帐中,灯火摇曳,映射出他沉思的面容。他知道,皇太极的改道不仅是战略上的调整,更是对时间的精打细算。皇太极不想在通州耗费宝贵的时间,一旦被拖住,后果将不堪设想。袁崇焕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明白,自己所部在通州东南,皇太极若要绕过他们,必定会选择北上。
袁崇焕的心中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他不想在通州与后女真军展开野战,因为在开阔地带,明军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他更倾向于利用城防坚固的优势,像在辽东那样,坚守城池,与敌军进行决战。这样的战术,既能发挥明军的长处,又能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的力量。
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开始调动兵力,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十六日的清晨,河西务渡口旁,袁崇焕的军队在此扎营。营地中,士兵们忙碌着,准备着新的一天的行军和防御。然而,在这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一件小事打破了平静——一名士兵擅自取走了民家的饼。袁崇焕得知后,立即下令将该士兵斩杀示众,以严明军纪,确保军队的纪律和对民众的尊重。
在袁崇焕与辽军将领的会议中,意见分歧。一些将领认为运河渡口物资丰富,可以供应大军,建议先在通州集结队伍,再根据情况决定行动。但袁崇焕有着更深的考虑,他指出,如果女真军绕路逼近都城,北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民心动荡,这种动荡难以预料,唯有辽军先到达城下,背靠都城,稳定各方,才能控制局面。经过讨论,最终各将领被袁崇焕的深谋远虑所说服,决定前往京师。
在辽军斥候前方探路时,遭遇了一群明军逃兵抢劫乡村。辽军侦察兵要求逃兵停止暴行,但逃兵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兵器攻击,导致五名斥候兵受伤。一名斥候兵迅速返回报告给袁崇焕,袁崇焕立即下令派兵追捕逃兵,最终成功擒获六人。
十七日夜晚,袁崇焕率军已经抵达北京城左安门下,选择在城外的韦公寺庙扎营。他严令士兵不准骚扰民间,不得破坏民间财物,确保了军队的纪律和对京城百姓的尊重。在韦公寺庙前,袁崇焕亲自审判并斩杀了六名逃兵,以儆效尤。
当时,袁崇焕的队伍属于急行军,第一批到达的只有九千关宁骑兵,步兵队伍则需要分批次前进,随地扎营休整,最终抵达都城汇合袁崇焕。由于长时间的急行军,士兵和战马都非常疲惫,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息,但崇祯皇帝出于对京城安全的考虑,拒绝了辽军入城的请求。
十九日,辽军斥候发现了重要情报——女真军已经抵达城外郊野的高密店。这一发现让袁崇焕和辽军将领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关乎京城安危的决战。袁崇焕立即召集将领,商讨对策,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高密店的郊野上,女真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马嘶鸣,士兵们摩拳擦掌,准备着攻城的最后准备。而在北京城内,崇祯皇帝和朝臣们也在紧张地商议着对策,京城的百姓们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关注着战事的发展。整个京城,都被即将到来的大战所笼罩。
崇祯帝的谕旨如同一道道紧急的号角,传遍了京城内外。他命令袁崇焕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以应对日益逼近的女真人。在这场关乎京城安危的战斗中,崇祯帝的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京城内,气氛紧张而严肃。除了袁崇焕驻守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将领也纷纷响应勤王的号召,带领各自的部队前来支援。他们的到来,为京城的防御增添了一份力量。
为了加强北京城防,崇祯帝下令在京的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都要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上巡逻和守卫。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京城内部的力量,也显示了皇帝对保卫京城的决心。同时,太监们也被动员起来,参与到守城的行列中,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上,与士兵们一同肩负起保卫京城的重任。
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在顺义战败后,没有气馁,而是率领残部退到了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扎营。他们的部队虽然经历了战败,但士气并未完全丧失,他们在德胜门外重新整顿,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十一月二十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女真军终于兵临北京城下,他们的出现,让整个京城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女真军的旗帜在远处飘扬,战马嘶鸣,士兵们的目光坚定而冷酷,他们的到来,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的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下的女真军。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以及太监们也都各就各位,准备履行自己的守城职责。每一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京城命运的战斗。
崇祯帝在紫禁城中,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他知道,京城的安危,大明的江山社稷,全都寄托在这场战斗上。崇祯帝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充满了坚定。他相信,只要君臣和百姓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击退女真人,保卫北京,乃至保卫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