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如此,但应士博觉得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这么短时间内改变是很难的,再加上应士博这一生的经历波折,自然会谨慎许多。
可事实告诉他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应安妮在宋援朝的帮助下居然做出了令人惊叹的成绩。要知道当初应安妮决定回国发展的时候,应士博已经做好了她被撞的头破血流,黯然回到美国的准备,可结果却出人意料。
司特公司这一年半的发展让应士博惊叹不已,更为国内改革开放后的巨变而无比激动。
这一次回来,固然是有着应安妮结婚的原因,也有着应士博迫不及待想回来看看故土的想法。
其实后者他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只是前几年限于身体原因没能成行,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他现在的身体好转了许多,再加上年龄大了,如果现在不回来那么以后再回来的可能更小,这才趁现在这个机会回国。
“您喜欢就好。”宋援朝微笑着说道,这块玉虽然是好玉,来历也不简单,但对于宋援朝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这只是他诸多藏品中不起眼的一件罢了。
第一次正式拜访应士博,宋援朝作为晚辈总不能空手来吧?这样的话太不礼貌了。
普通的礼物不合适这样的长辈,所以他想了想才把这块玉当成礼物送给应士博,从应士博的反应来看,这件礼物是送对了。
把玩了下,应士博把玉放到一旁,微笑着和宋援朝夫妻交谈了起来。
虽然他在应安妮那边知道了不少关于宋援朝的情况,这一次来到长安也见过宋援朝一面,但正式的交谈还是头一回。由于应安妮和司特公司的原因,再加上宋援朝和应家后人的渊源,应士博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
两人从当年应安妮回国寻亲开始聊起,逐渐聊到了后来司特公司的成立,再聊到了合资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应士博是一个非常健谈的老人,这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
不去说他在台海的时候,移民美国后,应士博在美国搞起了餐饮业,数十年间把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饭店做成了颇有名气的华人餐馆,而且还办起了连锁餐饮。
从这点来说应士博在商业中是颇有眼光和能力的,虽然行业的不同和经营理念的区别,让他有些无法理解司特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宋援朝的一些决策,但不妨碍他对宋援朝的赞誉和欣赏。
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中,应士博的兴致非常不错,问了宋援朝好些问题,宋援朝也不厌其烦地给他做了解释。
应士博的身体不好,虽说现在恢复了不少,但毕竟年纪大了。长时间的交谈很耗费体力和精力,当看见应士博色露出疲倦的时候,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应安伦适当地提醒了下。
“好了,再聊下去孩子们要担心了。”应士博笑着对宋援朝道:“我这个身体呀大不如从前了,医生交代不能累着,所以得去休息了。宋先生,今天和您交谈非常高兴,感谢您为我们应家做的一切,还有宋太太,也谢谢您这些年照顾彩霞……”
“伯父您这话说的,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么。”宋援朝夫妻连连摆手道。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应该不应该的道理,就算是亲人有些事也不一定能做的。我活了这么多年了,经历了这么多事,许多东西心里明白的很,我老了,但这里还是清醒的,宋先生宋太太,您二位不仅是我们应家的朋友更是我们应家的恩人啊!”
应士博真切地感慨道,握着宋援朝的手微微用力。
“您言重了,其实没您说的这么夸张……”应士博的话倒让宋援朝有些不好意思了,连连摇头。
“哈哈哈,行了行了,听我这个老头子唠叨了这么久再说下去就要讨人嫌,谢谢你们。宋先生,等这几天安妮的事办完后,我要回金陵一趟,到时候在老宅设下家宴请贤伉俪过府再聚,不知贤伉俪……?”
“您老放心,到时候我和燕子一定登门拜访。”不等应士博把话说完,宋援朝一口答应,一旁的林燕也笑着点了点头。
向一旁的应安伦示意了下,应安伦会意起身推着轮椅把应士博送回了房间,片刻后应安伦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宋援朝关切地询问应士博的身体,应安伦告诉宋援朝没什么,只是应士博大病后不能过于劳累罢了,老人已经躺下歇息了,让他睡一会儿。
“宋先生,不知道您现在方便么?”
“应大哥是想……?”
“呵呵,没什么,现在离晚饭时间还早,刚才您和家父的聊天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趣,不知能否请您喝杯咖啡?”
宋援朝顿时笑了起来,点点头:“当然没问题,我们去楼下的大厅吧?”
应安伦点头表示赞同。
接着,宋援朝和应安伦去了楼下,林燕先回了房间休息,而应安妮因为要照顾父亲自然走不开,所以留了下来。
来到楼下的大厅,在大厅的右边有一个区域是供客人休息的。
这里的环境还算不错,两人径直找了张沙发坐下。刚刚坐下,就有经过培训素质极好的服务员上前询问两位需要喝点什么,应安伦本来想点咖啡的,但被宋援朝给制止了,虽然这是一家涉外宾馆,但宾馆里的有些服务还有着缺陷,其中咖啡的供应不是没有,可这些咖啡的品质实在是令人堪忧。
应安伦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不知道宋援朝却是知道的,所以宋援朝让服务员上了一壶好茶,等茶上来后两人就着茶就聊了起来。
和应士博不一样,应安伦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者准确的说是一个商界精英。
他一开口就表现出了对宋援朝的欣赏和赞誉,同时也继续刚才父亲和宋援朝聊天的话题询问了一些关于商业上的问题。
可同应士博不同,应安伦的问题更为尖锐,角度出发点也有区别,宋援朝对此也不意外,直言不讳地聊了起来。
在聊天中,宋援朝对应安伦的生意也颇有兴趣。毕竟大家做的行业有些类同,都是属于食品行业的类别。
宋援朝曾经听应安妮说过,她这个大哥非常有商业天赋,当年父亲重病,把家族产业交给应安伦打理后,应安伦就对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不仅剔除了一些在他看来没必要的生意,还把家族的连锁餐饮业进行了精简和变革。
之后,应安伦在重组餐饮连锁后果断地把整个产业出售,从而彻底结束了应家在餐饮行业的生意。
做完这些,应安伦拿着资金和朋友联合,果断投入了农产品行业,向一些大型跨国企业提供原辅料为主,比如玉米、大豆、水果和这些产品的半加工原辅料等等。
如今应安伦的公司虽然不是500强企业,可公司的前景非常不错,收益稳重有升,去年的时候他们公司再一次扩大规模,买下了几个新的农场,发展非常良好。
“大哥,您当初怎么会想到结束餐饮行业进入农产品行业的呢?”
喝了一口茶,宋援朝饶有兴趣地询问道。
在国外,中国餐馆遍布全球,做餐饮起点低,投资简单。而且中餐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普通中国稍经训练就能干,这也是中国人移民国外后首选的行当。
当然了,还有洗衣业、建筑装修业等,这些行业也有不少中国人,可相比餐饮业,后者还是少了许多。
应家在美国的餐饮行业做了不少年了,而且在应士博的手上做的非常好。要知道吧餐饮做成连锁,而且在美国当地小有名气是很不容易的,既然有这样好的基础,那么应安伦为什么会在接手家族产业之后果断地结束餐饮业,从而转投农产品行业呢?
第3章 提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