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八起,城内取消宵禁。
圣典是十日举行,但从初八开始,为期三天,百姓们开始了各种庆祝活动。
游街,祈福,灯市。
长安街、天坛大街上,行人不绝。
到了初九,甚至有人早早到天坛外大街上等候。
届时,天子车队,会从此处经过,进入天坛,率领百官祭祀,独自登楼祭天,点燃长生灯。
百姓们可以在天坛外观礼。
若是挑个好点的位置,甚至能看到长生塔顶层。
这可是百姓距离这位天下权力最高的人最近的一次,天气好的话,甚至能一睹龙颜!
只是相隔几百多丈,从下望去,也只是依稀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
其实,上面站个人和站条狗,并没什么区别。
可是百姓并不是如此想。
所以,为了一个好的位置,很多百姓早就守候在这里。
当然,里面也混入了不少朝廷的官兵。
他们都是机营的官兵。
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会第一时间出手。
然后等到大部队支援。
这些都是机动反应人员。
范小刀、赵行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暗中苦笑,看来还是低估了百姓对于皇权的崇拜力,这些百姓的存在,无意给安防工作造成了额外的负担,不过,这也正是圣典的一部分。
登塔祭天。
接受百官朝拜,接受万邦来朝,接受百姓顶礼膜拜。
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目的吗?
难怪这么多人,想当皇帝!
第42章 特殊安排
十月初八夜,诸葛贤余被请到皇宫中,商议了一夜。
初九日一早,诸葛贤余回到六扇门时,已是满脸疲倦,他一夜未睡,稍微梳洗一番,又召开了全体六扇门会议,对即将到来的陛下寿典进行安排和部署。这场寿典,从去年已定下,是近年来的头等大事,无论是皇室还是各大衙门,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圣典作准备。
登闻司负责这次出行的安全调度,统筹禁军、机营、东厂、六扇门、兵马司等各衙门,所以除了太子之外,他算是最忙的人之一。昨夜宫廷会议一结束,他便马不停蹄回到六扇门,传达会议精。
一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行程、出行路线、祭天大典等,几乎安排到了极致,甚至每一步踏在哪里,都有讲究,陛下在路上见到的每个人、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二是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这一块是重中之重,也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如今,朝廷、军方、内廷几个部门联手,早已将京城中的人筛过了一遍又一遍,排除掉一切不稳定因素,由六扇门下辖的登闻司居中调度,并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三是要做好保密工作。皇族的事无小事,最近皇宫中发生了几起泄密事故,宫里的闭门议事的内容,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佐料,这让陛下大发雷霆,所以这次圣典,所有人都要把嘴巴管住,以免有心之人,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嗅到不寻常的信息。
传达完毕,诸葛贤余在登闻司成立了指挥部,禁军、东厂、机营、兵马司都安排人进入行动中心,确保各项行动命令能及时准确快速的下达。七大提司,也都临时借调到中心,将各项工作一一安排后,又举行了誓师大会。
会上,范小刀、赵行并没有安排任务。
会后,两人被诸葛贤余留下。
诸葛贤余道:“六扇门之中,你俩人武功最高,应变能力又强,所以我给你们另派了任务。”
这次圣典,重视度极高,作为六扇门中的后起之秀,肯定不会让二人闲着。只是,有些话,不方便在会上说,所以单独留下二人。
赵行道:“大人请吩咐。”
诸葛贤余道:“这次圣典,成立了应急处理小组,由你们二人组成,直接听命于我,向陛下负责。之前,给你们登闻令,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范小刀问,“这个应急小组,又需要做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又都要做。”
这句话相当于没说,不过,太子殿下说过,诸葛贤余是陛下身边最信任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如此安排,必然有深意,于是问:“大人能不能明示?”
诸葛贤余道:“如果不出事,什么事都不必做。如果出了事,无论哪个环节,都要你们出手。所以,无论出行,还是祭天大典、还是皇宫夜宴,都要你们全程跟随,以应付突发情况。”
赵行道:“安排如此缜密,还会有突发?”
诸葛贤余道:“没有突发情况,这次岂不白出行了?”
赵行见他意有所指,恍然道:“我明白了。”
诸葛贤余看中的是二人的武功、胆谋,两人办案追凶,不会受制于制度的条条框框,所以物尽其用,来做应急处理,再为合适不过。“现在京城中局势不明朗,明里暗里,都暗中较量,这段时间,已经处理掉了几个想要在圣典上搞破坏的阴谋,但是有些事,终究是防不胜防,明面上的布置,自然有人去做,但是暗中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具体权责呢?”
诸葛贤余道:“只要有危及陛下安全的事,你们可以持登闻令,先斩后奏。”
这登闻令的权限,有点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