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水师的震慑,有那些与寇盗勾结的内贼在,他们寇盗仗着大海,完全可以熟门熟路的来无影、去无踪,要是人来多些,什么时候偷袭到京里,都有可能。
至于那些流落为寇盗的那些亡命之徒有多凶残,正宁帝早从一些奏报中见识到。
出海的水师还没回来,倒是派去福江调查与寇盗有勾结的内贼一案的大理寺官员们,已经带着调查结果回京。
除了与那些寇盗有勾结的‘内奸’们,带回的还有几个在那场袭击事件中,因受伤没能及时逃掉的寇盗与大安出身的海盗。
看着大理寺提交上来的那些人证物证,说声完美也不为过,那些人都是福江本地人,有家人或是亲戚加入海盗团伙。
甚至连他们自己也签字画押认罪,承认自己确实出借过衣服与身份文书,或是留宿过那些寇盗,给那些寇盗指过路等。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桩内外勾结的案子已经了结时,正宁帝却在此时拿出了另一份调查结果。
里面确实有大理寺调查出的这些人,更多的却是在大理寺提供的调查结果中,提都未提到过的人。
那些人无一不是士绅豪族或是大商家出身,而每家背后,还都与京中一些官员,或是王公大族有牵绊与联系。
听到汪林念出涉案人员,以及分别与其有勾连的人员名单,在场被点名的那些人都纷纷喊冤,真正与此案没有牵涉的官员们,则都深感不可置信。
最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大理寺的几位高层,竟有近半都被牵涉其中,连寺卿与少卿在内,罪名大多都是结党兄营私的包庇与贪污受贿之罪。
有人忍不住出列道。
“启奏陛下,李寺卿为官多年,向来是两袖清风,刚正不阿,虽与那黄家有些渊源,但他本人并未亲自参与福江遇袭案的调查事宜,就这般定其罪,恐难让人心服啊。”
有了这个带头的,接下来又有一批官员站出来,维护涉案官员。
甚至还有人质疑正宁帝拿出的另一份调查结果的来历,理由是那些地方豪族享受朝廷恩泽,完全不必冒险行下此等恶事。
而且汪林念出的名单上,有的士绅大族还曾以被抢掠的受害者身份出现在福江的奏报上。
早知道这些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正宁帝懒得与他们分辩,只是派人传召来九门提督崔景怀,与其一起带进殿的不仅有更多更为详实的证据,还有一些半死不活,模样凄惨的寇盗。
第六十二章
这些都是定海水师派人先送回临海, 秘密受审并压送回京的寇盗。
有了那封秘信中提供的一些信息做帮助,定海水师找到并剿灭这些寇盗,并没有费多长时间。
只是当他们从这些寇盗们口中得知,他们除了与大安的一些士绅豪族势力有勾结外, 在其本土, 还有其本国的大势力支持后, 派船将他们押送回大安,挥师前往这些寇盗所在的岛国海域征战去了。
虽然知道赵晋仁应该不是冲动冒失的人,但是接到定海水师去岛国的奏报, 何殊还是非常担心。
毕竟水师与船队一出海,就相当于是无根的浮萍, 遭遇什么危机的可能都存在。
虽然知道那些寇盗团伙多是因得到岛国中大势力的支持, 甚至是豢养,才会层出不穷。
所以那些岛国也是何殊将来的目标,可是以定海水师目前的规模与武器装备实力,还不具备远征海外作战, 在别人占据本土优势的情况下, 可以取得胜利的实力。
可是等到她这边接到消息时,水师估计已经抵达目标岛国所在的海域, 何殊纵然不支持也无济于事。
心情不好、压力大的何殊只能将这些负面情绪,都发落在这些吃里扒外,勾结外贼,以及以权谋私, 胆敢用国家的执法权卖人情的家伙们身上。
李寺卿是个资历深的老臣,这些年也确实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
所以何殊虽然早就看出他面直内滑, 表面上哪边不站, 是位值得信任的纯臣, 实则暗地里是站士族豪门势力,在调查处理某些案子时,也会多有包庇与遮掩。
只是这人心机深,很少亲自出手,让人拿不到把柄,而且在朝堂上的根基很深,何殊才不得不容忍。
早几年甚至还要摆出毫无所觉的样子,直到崔景怀接掌九门提督之位后,才开始露出自己的一些态度,近几年陆续将几桩大案交给九门提督府负责调查。
外界都认为这是因为崔景怀是天子近臣出身,深受宠幸,皇上有意帮助他坐稳位置,才能为九门提督府争取到直接查案立功的机会。
只有何殊自己心里清楚,她一直在等着可以将大理寺清理一遍的机会。
作为大安的最高执法机构,若不能保持绝对的公正无私,如何彰显国法的公正与威严?
这次的福江遇袭一案,就是何殊一直等待的机会。
能在福江官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陆续防数量多达上千的寇盗登岸潜入,事后还能抓住时机顺利逃离,绝对不是普通内贼所具有的能量。
在清理并整顿临海府时,何殊根据下面递交上来的调查信息,就已看出沿海一些富得流油的豪门大族,看似是靠着垄断渔业市场,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实际上,不仅他们中的不少人家发家史不清白,发家后,暗地里仍然在做一些不干净的生意。
朝廷正式组建船队,开展海外商贸之前,流入大安境内舶来品,基本都是来自这些势力。
而这些势力在民间商船因海盗团伙太多,来历背景复杂,根本不敢远航后,都是通过与那些海盗做交易,才能有机会拿到那些货。
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何殊可以不与他们计较那些充满血腥算计的前尘往事,因为计较不过来。
可是不管他们是因为被人拿住手柄,还是因为利益方面的原因,才会做出与海盗勾结,抢掠大安境内百姓的恶行,何殊都不能容忍。
然而执掌大理寺的那些人,显然能忍,还帮忙包庇遮掩。
将这次的案件交由大理寺负责调查,既有试探大理寺之意,又何尝不是她在给对方机会。
只是他们终究还是让她失望了,没能抓住最后的机会,选择继续包庇涉案的那些恶行累累的豪门大族。
只因他们不仅受到京中一些同僚与勋贵所托,他们中本身也有人是出身自那些士绅家族势力,或是有交情。
官官相护,合起伙来欺上瞒下的事,他们已经做得十分熟练。
这次被毫不留情的当朝揭出老底后,朝堂上一些大臣才知道自己只看到表面,还真以为李寺卿等人执法公正严明,查案能力出众,不畏权贵、敢于揭不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