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我不是说十几根就够了吗?你怎么砍这么多?”
丁健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反正都出去了!不如多砍一点,而且年后你不是就要去进学了吗!正好还可以用这些帮你编个书篓!”
农家人平日里做的簸箕、篓子什么的,都是自家动手编的,一个书篓而已,对于丁健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看着这个憨厚朴实的姐夫,卫允有些明白自家二姐为什么会挑他做上门女婿了。
解开藤条,取出几根尾指大小的竹子,又让丁健从屋里搬出来一个火盆,放上几根木炭,便开始了箭矢的制作。
想着反正是临时用的,而且这种简易版反曲弓的射程并不远,也不用什么箭翎了,直接选用笔直的细竹便可。
卫允先将竹棍削出一个尖端,然后放在炭火上烧,最后在石头上将箭头磨得平滑一些,这样做出来的箭头,会比直接削出来更加坚韧耐用。
然后再在尾端用刀刻出一个凹槽,用来抵住弓弦,这样子一只简易版的箭矢也就做成了。
寒冬腊月的,田里也没什么活,丁健自然乐得帮自家小舅子的忙,便学着卫允的方法挑选合适的细竹,用同样的方法打磨。
将前期制作的任务交给了丁健,卫允的工作就变成了对箭身进行细微的调整,通过炙烤和弯曲,将原本有些微的箭身,掰得笔直,这样子精准度也会提高不少。
上手之后,丁健的度变得愈的快,制作一支箭只要花不到半盏茶的功夫。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多出了三十多根成品。卫允还特地用一截竹筒做了箭筒,用麻绳绑在背后,抓了十几只成品的箭矢。
和二姐清漓打了声招呼,卫允就背着弓,背着箭,带着姐夫丁健出了门。
卫家后院的小山坡上有一块半亩左右的平地,被开垦成了一垄旱地,平时种些菜啊什么的,旁边有好几颗一人合抱的大树。
大树便是靶子,而卫允提着弓,站在了距离大树约莫十步左右,也就是约莫五丈远的地方。
(大周度量衡:一尺约合后世三十厘米,五尺为一步,十尺为一丈。)
搭弓上弦,然后拉开,瞄准,三点一线,松手!
嗖!
砰!
一声轻响,箭矢插在树干之上,虽然位置和卫允瞄准的偏差不小,但是能够射中,能够插在树干上,就说明卫允的弓箭制作成功了。
卫允喜滋滋的跑过去把箭拔了下来,量了一下,入木半寸多一些,而且还是五丈的距离,对野鸡野兔的杀伤力已然足够了。
“姐夫,我成功了!”
顶尖摸了摸头,憨笑道:“允哥儿真厉害!竟然真的被你做出来弓箭了!”
接下来就是测试弓箭的射程了,十步、十五步、二十步,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不论是精准度还是力道都还可以。
但到了二十五步之后就出现问题了,不仅仅箭道飘了,精准度下降,就连力道也软绵绵的,没了杀伤力。
而且这种力道用来射一些野鸡野兔什么的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遇到一些大一些的猎物作用就不大了。
对于自己制作的简易版弓箭也有了几分了解的卫允,就拉着一旁的姐夫丁健开始练箭。
两人在山上练了一个多时辰,然后才踩着返点回了家。
晚上,在卫允手把手的指点下,丁健也成功的制作出来了一张崭新的简易版复合弓。
第二天,两人又跑到山上去练箭,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树皮搓成的弓弦强度不够,在卫允射了一百多只箭之后,就直接功成身退,断掉了。
然后还是丁健想出了办法,从山里找来另外一种树皮,掺入细麻丝,揉制成了一种新的细绳,用这种绳子做出来的弓弦,强度要远胜于先前的那种。
坚持射到四百只箭之后,弓弦没断,弓身倒是出现了裂纹,终究只是简易版的,没有经过任何的特殊处理,能够坚持这么久,已然出了卫允的预料。
接下来几天,丁健开始拿着柴刀上山砍柴去了,天气已经越来越冷,等在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会下雪了,到时候肯定不方便出行,家里必须要储备足量柴火和木炭才行。
卫允也跟在丁健的后面,背着他那张简易的反曲弓,带上装着近二十枝竹箭的箭囊,背着一个丁健遍的竹篓,也上了山。
可惜的是,丁健砍柴的地方并不是很远,也没有什么野物出没,卫允也因此没了出手的机会。
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家里头的柴房就已经被两人给堆得满满当当的了,卫允又跟着丁健连烧了好几窑的木炭,足够家里度过整个冬天了。
留下了足够家里度过整个冬天的木炭,剩下的一大半都被丁健拉去扬州城里卖了。
现在已经快到冬天了,城里那些个大户们正是储备炭火的时候,丁健的三百多斤木炭,其中品相好的足足有二百多斤,以十二文一斤的价格卖了近三两银子。
剩下的一百多斤差一些,以八文一斤的价格卖了近一两银子。
能卖这么多,主要是丁健烧炭的手艺好,出来的木炭品相好不说,而且很耐烧。
这一次烧炭,前前后后加起来总共花了近二十天的时间,却挣下了足足四两银子,这可差不多相当于几亩良田一年的出产了。
距离年关也越来越近,终于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天上飘下了如同鹅毛般的大雪,整个稻香村,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美丽田园。
整个天地,一片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