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忠恕回了,看庭芳和宝珠还在身边警惕地站着,忙问:“萧御史找我吗?”庭芳道:“萧御史没来,唐将军刚才来了,我说你一会就去。”忠恕忙道:“师妹,宝珠,一会我去见候叔叔,你们两个护卫着萧御史和唐将军,在石墙边等我的消息。”
忠恕带着庭芳和宝珠来到萧瑀的帐内,萧瑀点点头,忠恕知道他已经代表大唐与突厥签订了和约,唐俭把文本递给忠恕,上面的条件很简单,只有四条,可说是两个大国之间最简易的议和条约了:第一、突厥向大唐称臣,接受大唐封号,永不叛乱;第二、突厥本族迁往金山以西,为大唐屏藩,没大唐允许,永不东返;第三、突厥在漠南漠北的人民与财产尽归大唐;第四、突厥每年向大唐进贡十万匹马,一万头牛。后面还附着一封以突厥语起草的国书,盖着大印。
萧瑀道:“第一条最重要,看着虚,其实无比,最后一条恐怕不易办到,看着实,其实虚。”忠恕明白,李世民之所以要灭掉突厥,就是因为他们父子被突厥以武力逼迫,称臣数十年,这个耻辱,必须洗雪,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牺牲多少性命,都要办到,所以萧瑀才说这一条虽然对突厥来说极易做到,但对大唐来说最为重要。一旦西迁,突厥人跑到极西偏远之地,大唐根本就够不着,军力不能触及的地方,天子的敕令就不管用,突厥到时交不交贡献,就不受条约结束了,所以萧瑀说这一条看似实,实则虚。
萧瑀道:“两军从今夜五更起休战,突厥在四个时辰内撤出,唐军进驻圣山。”忠恕道:“记下了,我这就去通报候都督,一会请二位大人跟随周姑娘和武姑娘,由她们保护二位大人去见候都督。”
忠恕在浓雾中来到与候君集相约的地方,不一会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听到一人大声吆喝:“我是苏定方,前军停下。”是苏定方到了,他看不清忠恕在哪里,故意大叫着示意自己的位置,忠恕赶了过去,黑暗中见候君集和苏定方二骑并立,数十个骑兵在数丈外保护着他们。
候君集与苏定方下了马,忠恕把萧瑀谈判的和约内容背了一遍,这可能是他背得最准确的一段文字,他怕自己理解有误,只说萧瑀的原话和条约的内容,一个字也不敢添加。
候君集问:“定方,你觉得如何?”苏定方道:“我军大有所得,只要萧御史亲临宣读,诸将很愿意休兵。”半月之前,苏定方重归候君集节制,带领着新的云州军,避开突厥的监视,在安伯引导之下,从商队行走的路线穿越了大漠,要包抄通口突厥骑兵的后路,因为突厥人提前一天退走而扑了个空,赶到圣山后,李靖命他和薛万彻从东侧打开缺口,攻进谷地。此番进攻突厥,进入漠北后事事不顺,在通口没有捕捉到突厥的主力,遗失了战机,在圣山又陷入艰难境地,他带领的云州军全是精锐骑兵,骑兵下马步战,最擅长的突袭根本发挥不出来,最主要还是缺水,所有人都忍受着饥渴,连他这个大将军每天也只能分得一碗水。这几天与突厥人像绞肉一般地厮杀,他的手下伤亡惨重,如若不是有候君集严厉督战,他早就想向李靖上书,建议休兵。
候君集道:“好,我提两个条件,一、云州军要首先进入谷地,占领朝天峰。二、公主交由定方保护,越快越好!”他要把占领突厥圣山的首功抢到手,还要把天子的妹妹护送到长安,这两件功勋,足可让他声名大涨。忠恕想了想,道:“没问题,苏大哥,在东峰南侧的山林中有一条小路通向山顶,那里由萨满教把守,有不少禁制,我让萨满把道路打开,你的人可以先到山顶,公主现由代北营的直阁保护,到时他们会与你联系。”苏定方道:“好,我马上布置。”候君集道:“我现在立刻回营召集将领,定方,你负责把萧御史带到大帐。”
候君集做事简洁明快,说完就走。忠恕告别二人回到谷地,把候君集的话转达一遍,萧瑀对唐俭道:“老候真是个明白人,走,见见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