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知道瞒不过去,便主动负荆请罪,并在众大臣面前献上《大统典论》慷慨陈词道:自己正要献上《大统典论》半夜却有人来盗,不得已杀之,后才发现是策的人。
武则天无计可施,此事便不再追究。
这武则天本来就好拜佛主、仙,见到纯阳子肯定不会放过,便要他为自己祈福。
纯阳子也不推辞,遂为武后(实则为大唐江山)祭天,又留在宫中讲道两日,武则天非常满意纯阳子,对他大大嘉赏。
李隆基趁此机会向武则天提议:为纯阳子在京城附近建座道观,好天天为皇室祈福,以后皇上或者后宫去进奉时也会更方便;而且纯阳子是得道高人,若不好好对待,实是朝廷的损失。
年老的武后没有考虑过多,只盼自己延年益寿,焉有不允之理?吕纯阳对于这些宫廷斗争倒也不排斥,欣然答应。
长安四年(公元七零四年)雪,吕洞宾在朝廷支持下,于华山建立纯阳观。
玄宗即位后,纯阳得到更大的发展。
吕洞宾共收了七个弟子。
其中,谢流云和云天雄是纯阳还未建成便跟着吕洞宾修道了,两人跟着师傅做了好些事情,所以三人感情很深。
景龙元年六月(公元七一零年)唐中宗去世,韦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
睿宗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围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
很不幸的是,谢流云与李重茂乃是挚友,因而谢流云也被认为是韦氏余党。
因谢流云的武功早已远超同辈同门师兄,于是宫中径直向纯阳教颁下诏书,令之擒拿谢流云。
吕洞宾虽然知道徒弟所为,但毕竟疼如骨肉,怎么忍心将谢流云交出去,但朝廷要人又不能不给。
吕洞宾找来云天雄,二人商议如何既保住谢流云,又不致与朝廷冲突。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谢流云出去躲躲,至于朝廷则由吕洞宾自己进京面圣独自承担此事,只求放过纯阳弟子。
云天雄舍不得师傅,忍不住责怪大师兄。
吕洞宾只说:“事已至此,总要有人承担,可不能为了我一个人,让纯阳众多弟子受苦……”谢流云在门外恰好听到师傅和师弟最后的这番对话,以为师傅要将自己交给朝廷,转身就走。
吕洞宾闻声追出,谢流云更是施展轻功要摆脱师傅,吕洞宾知其误会,急忙赶上,谢流云只当师傅要抓自己给朝廷,情急之下出手打了师傅一掌。
毫无防备的吕洞宾被已有自己七分火侯的谢云流震退三步,谢流云连忙夺门而出,众师兄弟见谢流云如此,皆指责他的不是,但只有吕洞宾清楚并能体谅谢流云当时的心情。
唐玄宗知道如此后,也不便再追究了。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李忘生刚接手纯阳。
恶人谷这时正欲联合武林各派打击‘剑’云天雄,少林不肯出手相助,恶人谷遂转而向纯阳。
李忘生听从于睿的建议,不但拒绝了恶人谷,反而好言相劝让谢流云打消此次争战。
后来,谢流云用了一计,云天雄夫妇被恶人谷、浩气盟、少林派、天策府、纯阳观、七秀坊、藏剑山庄、霸刀山庄、万花谷大败于枫华谷。
纯阳五子:纯阳原有七子,是吕洞宾第一代徒弟。
他们武艺高强,行侠仗义,深受江湖人士的尊敬。
谢流云出走后云天雄被害,便只剩下五弟子了。
吕洞宾的五个徒弟,数李忘生年纪最大,其余四个入观时间较晚,很受师兄的疼爱,因此也很敬爱师兄,对于大师兄的出走,大家都非常惋惜。
虽然李忘生现任观主,但其实观中事务,是由五弟子共同管理。
纯阳五子为:李忘生、上官博玉、于睿、祁进、卓凤鸣。
李忘生是吕洞宾的三弟子,为人善良中肯,很识大体。
李忘生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儿子,因一心向道,在十二岁时出家为道士,和谢云流一起随吕洞宾修道。
他勤勉好学,虽然没有谢流云那么有天赋,但是凭他的勤奋,倒把基础打得很好。
纯阳武学经他慢慢琢磨练习,都能融会贯通。
在四十多岁时还练成了纯阳最高心法的第三层,是吕洞宾七弟子中唯一练成的,成为武林敬仰的高手之一。
自接管纯阳教以来,李忘生一直谨遵师傅教诲,把纯阳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两位师兄谢流云和云天雄。
李忘生和谢流云、云天雄一块长大,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结果谢流云却因为误会了师傅从此和纯阳决裂。
一开始,尽管吕洞宾常常劝慰李忘生要宽容,但李忘生仍无法接受师兄打伤师傅的事实。
可日子一长,李忘生想师兄在外漂流肯定受了不少苦,当时那种情况换成自己肯定也会如此反应。
打那以后李忘生开始私下里寻找谢流云,希望能够冰释前嫌,让大师兄重新回到纯阳。
上官博玉是吕洞宾的四弟子,在观内打理炼丹房。
他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分有才,作的诗更是文雅优美。
但上官博玉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
在外人看来,他冷漠孤傲,很难接近,其实在上官博玉的心里却很希望能敞开自己。
上官博玉是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