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陈炯明自杀
陈炯明,1878年生于广东海丰,字赞之,人生的前十多年,苦读四书五经,以科举考试为目标之奋斗,军政府成立后,虽然没有明确废除科举考试,但由于叶之魁说过:各地有志青年不应该光精中学,学贯中西方为当今之大才。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大人物的一句话,往往能改变众多人的命运,各地就学堂纷纷改名,引进许多西方课程。就连军政府自己也一样,由学部尚书大臣孙家鼎主持,在北京创立了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地武备学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不过陈炯明年少志长,不愿再进本地学校,带着宏伟的志愿——要上就上中国最好的军校:中国国防军事大学。
带着家人的殷殷期盼,在海丰父老乡亲的祝福声中:
“炯明这娃,平日就刻苦用功,我就觉得他有出息,这回去考哪个什么军校?”
“国防大学,大元帅亲自任校长。”
“对,对,天子门生啊,炯明这娃,还不是手到擒拿。”
“到时也能让我们海丰人沾沾光,自豪一下。”
“是呀,小明一定行,孩子他爸,早就让你把咱家闺女嫁给他,你不信,我就知道小明这孩子迟早会有出息。”
“可是咱家闺女才五岁啊。”
“五岁怎么了,也能当个童养媳了。”
陈炯明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京考试的漫漫长路,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终于在九号之前赶到了北京,并且迫不及待的报名,被安排在9号考试。
国文,简单,好歹还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数学,不算难,年轻人求知欲旺,也有涉及,不过写着写着,陈炯明只觉得自己头越来越大,脑袋越来越晕,手心,眉心都沁出了汗水,原来是他日急夜赶,生怕错过考试,身体熬不住,竟然在此重要关头发烧了。
后面几场考试他更是不知所云,昏昏沉沉渡过。
下午放榜后,陈炯明悲剧的落榜了,而且分数还是倒数第一!
怎么会这样,陈炯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脑袋空空,急忙跑到招生办询问是否能继续补考一次。
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陈炯明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客栈的,反正就是那么失魂落魄的回来了。
泪流满面,看着偌大的北京城,想着父老乡亲的话语,心中黯然神伤,他有何脸面回去,有何面目见故乡父老,欲进不能,退又不可,求生无路,求死,求死能得。
陈炯明万念俱灰,看着窗外,这里是四楼,跳下去,应该能够图一个痛快吧。
“赞之兄,今天考试如何,小弟已经通过笔试,想必以兄之大才应该和弟一样,下午咱俩一起去面试吧。”
房门忽然被推开,一名广东的考生满脸喜悦的走了进来。
他俩相识虽然只有短短几日,却成为了好朋友,那位广东的考生已经被陈炯明的才学折服。
“祝福兄台能得偿所愿。”陈炯明淡淡的回道。
见陈炯明神色不对,满脸都是泪痕,正站在窗前,而且一只脚跨了上去,广东考生心中一惊,大声喊道:“赞之兄,你这是干嘛,快下来!”
“我名落孙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陈炯明话一说完,便在广东考生来不及反应之前,纵身一跃,跳下窗台。
“赞之兄↗”
…
中***队即将展开战略大反攻,点兵遣将,事务繁忙,叶之魁在最高统帅部忙个不停,已经好几日没有回到紫禁城,只是在这里稍作休息便继续上阵,大元帅如此拼命,其他人各位大臣自是不敢懈怠,纷纷在颐和园打地铺,随时随地的等待着前线最新的情报。
“大元帅,军校招生出事了。”杨度急急忙忙走进来,手中拿着几份报纸,表情严肃。
叶之魁揉了揉太阳穴,由于这几天睡眠较小,火气比较大,胡子也不刮,嘴唇都起泡了,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伊拉克难民。
“出了何事?”军校招生他很是重视,两员心腹大将包不同和温白山联手操办,还能出事?叶之魁接过报纸,粗粗看了起来。
不用翻,首页便写着:名落孙山,广东一考生跳楼自杀。
根据本报社调查:国防军事大学由大元帅亲自担任校长,在全国各地掀起赶考热潮,各地有志热血青少年进京考试者成千上万,而军校仅仅招生招生六百余人,淘汰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
失败者不仅心理遭受打击,许多人甚至连住宿费、差旅费都拿不出来,有家不能回,滞留京中者成百上千。
昨天一广东考生因为没有考上,大受打击,竟然自寻短见,从所住客栈之三楼跳下,幸亏下面有棚盖等物接住,没有身亡,但身体受伤,以入住京中医院。
经本报采访,此考生言带着父老乡亲的期望入京赴考,自觉无颜再回去,一时头脑发热想不开才会自寻短见,该生情绪目前较稳定,言自己已经想开。
生命诚可贵,本报呼吁广大落榜考生,机会不止一次,今年考不上,明年可以继续再来,不要拿生命开玩笑,前线战士在奋血浴战,要死也去战场上死。
同时,本报也希望军政府和大元帅考虑广大考生的落榜心情,以及他们的去路,全面做好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