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徐平来了兴趣:“不是家人,那他是得了什么人的好处?”
鲁芳叹了口气:“他虽然是个街头闲汉,却自小精明,惯会做各种生意。后来机缘巧合进了张耆张太尉府上,做个干人。天禧年间,张太尉得势,家里的仆人也都恩荫为官,他也得了个官身。乾兴年间射了个缺,从主簿做起,一路做到县令。”
原来是沾了张耆的光为官,也不意外,张耆在真宗后期得势,尤其后来得到刘太后的信任,从他身上不知道恩荫了多少人。最盛的时候,举凡家里的马夫伙头,也都一个个得了官身,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明道二年刘太后归天,张耆也被贬出京城,姚泽广的靠山便就倒了,从此之后在任上便就小心谨慎,半点纰漏都不敢出。
这一点徐平想得明白,也难道他在刚才的酒宴上不提自己的出身,只怕也知道当年徐平跟张耆不怎么对付。但不敢生事,又怎么派人去追捕逃亡?
想了半天想不出个头绪,徐平问鲁芳:“那钟回的出身呢?”
“钟回倒是平平常常,以伯父的恩荫为官,一辈子就在选人阶里翻滚,既没有什么亮眼的政绩,也没有突出的过错,就是个平庸之辈。”
徐平一拍面前石桌:“那八角镇里三个公人是怎么回事?姚泽广和钟回都不是做出这种事的人,难道他们当真是冒名的?真真是胆大包天了!”
鲁芳摇头:“只怕也不是冒充,这河阴县里,与他处不同。”
“有什么不同?应役当差,就都是县衙门里的人,听主官的吩咐。那三个人要是公人,姚泽广和钟回岂能不知道!”
“依属下打探来的,这河阴县里有两种公人,一种就是在衙门里当差的,我们今天都看到了。还有一种不归衙门管,而是乡里大户家里出来的,并不进衙门当值,而是在乡里专门替大户做事,他们的事情衙门不知道也属平常。”
听到这里,徐平不由笑了起来:“世间哪里有这种事情!难不成在河阴县,还有两个衙门不成!大户人家的仆人庄客,横行乡曲也是平常事,怎么就成了公人!”
“这事情倒跟现在衙门里的官员无关,是多年传下来的。河阴县里只有两个大户人家,今天都见过了。一家就是那蒋大有,广有田地,是本县惟一的上户,我们抓到的那三个公人,十有就是他家里出来的。因为只有一家上户,他服了里正的役便就不能到衙前当差了,差役便就落到了其他下户的头上。郡候你想,这县里只有一家上户,没他点头,什么事情能够办得了?以前的县里主官只图方便,便让他家里养着几个公人,不点卯不当差,只在蒋家听候调遣。条件就是保证县里无事,但凡出了事情,都是蒋家去平息,不能闹到县里。”
徐平冷声道:“那么说,是姚泽广到任之后对这旧规还是听之任之了?”
“不错,这姚泽广奸滑似鬼,只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自己安坐县衙。蒋家的人闹出事来,他是绝不会承认那些人是公人的,但不闹事,自己便安享好处。”
徐平点头,心里已经明白,这河阴县里看来是土豪作主了,衙门只是虚设。这鬼地方也没有油水,姚泽广的处境又不好,便装聋作哑熬过这一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