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跑回屋子里,他娘杨氏正在做衣服,现在李家上下的衣物她一个人负责,也是很忙的。“娘,这个给你吃。”
杨氏疑惑的问,“你这是哪里来的。”
“姐姐给我的,不是,小姐给的。”郑飞总是喜欢叫李雪儿姐姐,可是郑家的大人觉得不合适,让郑飞称呼小姐,可是那个孩子总是忘记。
“娘不吃,飞儿吃吧。”杨氏怜爱的摸摸孩子的头。
钱家那边,钱柔儿收到李雪儿打发人送来的糖葫芦。虽然对山楂的酸记忆犹新,可是瞧着这糖葫芦真是漂亮就想着还是尝尝吧。这一尝发现不怎么酸了,因为加了糖酸甜的倒是可口。钱柔儿就觉得还是李雪儿有法子,这山楂都变得这么好吃了。
李家饭馆的生意最近很是一般,大家的新鲜劲过去了。郑宽就回来商量李建业要不要增加点种类,可是现在菜园里的菜都没长大,吃的绿菜大多是野菜。李建业对生意上的事情真的不是很懂,倒是李雪儿有些想法。
第二天李家的大门前有通知,收购野菜和槐树花,一文钱一斤。之后又让安顺到村子里敲锣打鼓的宣传了一份,这下村子里的人可是都坐不住了。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去挖野菜摘槐树花还能赚钱。李家在村子里现在可是响当当的,也不会耍他们,有钱不赚是傻子。
孙慧娘一看李雪儿收槐树花就想到了槐树花饼子,当年可是靠这个挣钱了。当天下午有人来送槐树花,孙慧娘就亲自动手做了一点自家吃。
李雪儿惦记着她之前做的酱油,放了大约有四个月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李雪儿打开,看颜色是差不多,尝了一点,味道还行没有杂味。李雪儿当初可是特意放了两块木炭,木炭可是很好的吸附作用。
把盖子完全打开,放在阳光下照射,最后还要加热杀杀菌嘛。
店里卖了两天槐树花饼子,其他的店铺就闻风跟着学,李雪儿就让店里不做了。槐树花韭菜加点肉切碎拌成馅料,再加上各种调料,包饺子卖。当然还有荠菜馅的饺子,青菜馅料的、韭菜鸡蛋馅的、肉馅的。
这个别的店里想学也不是马上就能学会,再说李家有酱油别的店里可没有,就缺这一味酱油那味道可是差远了。
第一天卖饺子,担心店里忙不过来,张婶也到饭馆的厨房帮忙。李雪儿也帮忙把关馅料的味道。郑宽这个掌柜的根据原料的成本给不同馅料的饺子标上价格,小牌子挂在店里显眼的地方。
同时店门口贴上通知,优惠客户,五天内买任意一种馅料的水饺,送玉米粥一碗。
于是李家饭馆又出新鲜吃食还送玉米粥的不到半天就传开了,临近中午店里的客人明显比往常多,很多人来尝水饺的。
几种水饺的价格差不多,也就是肉馅的会贵一些。客人一般会挑自己喜欢的点上一份,厨房那边饺子下锅,不一会的功夫就上桌。
客人都是第一次吃水饺很是稀奇,夹着饺子咬上一口,发现原来有馅啊。这饺子虽然比馒头贵不少,可是吃水饺不用点菜了。水饺皮薄菜多,有没吃饱的在喝上一小碗玉米粥也就够了。
也就一顿饭的时间,水饺这个名词就传开了。
五天的时间,李家的这个小饭馆又火了一把。不少饭庄也都买上两盘回去研究,看着面皮把菜包起来在水里煮,可是那味道总是差上很多。
持续了十多天的槐树花的花期结束了,李家饭馆也没了槐树花做馅料的饺子,不过菜园里的各种蔬菜也相继长大。八里庄的村民这些天摘槐树花挖野菜,每家也能赚上一两百文钱。之后就到了春种的时节了,李家也停止了收购。
李建业忙着带领帮工犁地播种,李雪儿却要在家忙着再做酱油。一缸酱油看着挺多,可是供应一个饭馆真的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李雪儿这一次也尝试不同的方法,有单独用黄豆的,也有家麸皮的。好在家里有帮手,不然自己一个人就要累死了。
饭馆都快改成饺子馆了,铺子里每天也就蒸上一两笼屉的馒头或者窝头也就够了,可是水饺从早上包到晚上都忙不过来。
李雪儿后来又让在铺子里卖包子,包子比饺子可是省事多了,包好了垫上玉米叶上锅蒸就行。郑宽也学着李雪儿,买包子免费送一碗大骨汤。也花不了几个钱,几根大骨头熬上一大锅。可是那些客人能免费喝上一碗大骨汤倒是很高兴的。
李家饭馆的包子饺子现在在清水县那可都是出名的,还有不少外地人或者本地有点身份的人慕名来店里。为此郑宽把后院一间和前面铺子相连的屋子打通了,作为包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