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一鸣笑笑说:“这些当然都是后人逐渐演化的。是这样,在四川梓潼有相距不远的两座祠,一座是张育祠,另一座是张亚子祠。这二张原先都是东晋时代的一介武夫,作战勇猛无比,但让人们对他崇敬的是,除了他们作战英勇,也是极其孝敬父母的孝子。所以在他们作战死后,当地百姓就为他们立祠祀奉。后合称为‘梓潼祠’。明代《一统志》记载:‘梓潼神姓张,名亚,字恶子。其先越蒿人,徙居梓潼县之七曲山。’;《集说诠真》说:‘文昌君,一名梓潼君,系张氏子。道家谓文昌星明,文运将兴,上帝命张氏子裳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到唐朝时,此祠又分别得到了因避战乱而入川的唐玄宗和唐僖宗的册封,因而日渐变成了声名显赫的神灵。但他变成‘文昌星君”则是在宋朝之后的事,元仁宗正式册封其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为‘文昌帝君’,从此就受到了历代文人的敬奉,各地也纷纷建起了‘文庙’与‘文昌宫’供奉。因为他是文人的命运之神,天下每一个书生的功名利禄,全部悉数掌握在他的手中,于是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七月七及九月九,读书人都会到那儿去拜祭,祈求他多多关照自己。而得了功名的,则更是对他感恩戴德。”
“乞榜亭”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长方形式,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外设花岗岩石围廊坐栏。檐下悬清乾隆年间蟠州巡抚袁洪恩题书的“乞榜亭”。亭南连东西向长廊,西段廊上,辟古典式小门。亭周松柏参天,郁郁葱葱,影天蔽日。老秀才张宇最早建有的“乞榜亭”早已倒塌,这座亭榭已重建多次,现存立的亭榭为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建,也经后人重修了多次。”
说话时走入亭榭。欧阳一鸣手指一处光溜溜的青石板说:“你看,那里就是张宇每日跪拜祈求的地方。后来文人也就都在这块石边上跪拜。”几人看了,也不见有任何佛像。倒是这青石板上留有几处凹痕,想来是历代有太多想得功名读书人跪拜所致。
徐慧看了几人眼说:“既然是掌管文人命运之神,我们这几个也算是读书人吧。我说应该一拜。”欧阳玫笑了说:“这里是‘乞榜亭’,又不是‘文昌宫’。你和哥哥都金榜题名了还要拜啊!”徐慧看她怪道:“在这里不可以这样说话。你和冬冬是最应该拜的。我和你哥也要拜,感恩之心应该有的。”说完便拉欧阳玫拜。欧阳玫脸红不愿意。徐慧一脸正色道:“对神灵一定要虔诚的,听话。”又看着欧阳冬冬说:“你也要听姐姐的话。”欧阳玫和欧阳冬冬就转头看欧阳一鸣。徐慧说:“你们别看他,他也要拜。”欧阳一鸣脸红了,但看徐慧一脸的神圣,也就对弟妹说:“就听你慧姐的。”于是徐慧首先跪地,兄妹几个依次跪下拜了几拜。
众人站起,沿亭榭走廊慢行,兄妹三人依旧脸红红的。欧阳玫和欧阳冬冬显然还不好意思。欧阳一鸣悄声对徐慧说:“我还不知道你对神灵会上这么虔诚的。”徐慧说:“我们信佛的人当然要虔诚,只是我在学校总不好说这样的。你可不要和别人说起。”欧阳一鸣说:“这我还不知道啊。”
“乞榜亭”位于一节山脉的最高处,亭榭四周生有大片高大松柏,参天蔽日。松柏的枝条上存留许多拴着的腿了色红布条。徐慧便问是什么意思。欧阳一鸣笑笑轻摇摇了头,说:“每年高考前,这里都有很多人来这里求拜系红布条的。”徐慧问:“那你来了没有?”欧阳一鸣说:“高考那年我倒没来,奶奶来这里系了红布条的。”徐慧“哦”了声,说:“奶奶信佛,我们信佛的人当然是相信的。”欧阳一鸣笑笑,说:“我想,明年玫子高考前,奶奶肯定还会来。”徐慧说:“难道老人对子孙的一片痴爱之情。”欧阳一鸣头。
出了走廊往南走,见一钢条罩口的古井。欧阳一鸣说:“这口井叫‘蟠龙圣水井’,相传能冶百病。水质甘美。井中之水为洞内岩缝渗漏而来,也是全国罕见的因山岩洞而人工凿就的近三十米深石井。只是如此好水被这钢条封住实在是可惜。”徐慧笑了说:“可不就是,利用起来不是更好。”探头去看,也看不到井中之水。于是问:“现在还有水没有?”欧阳一鸣摇头答不知。